当前位置:麦嘉财税首页>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什么是核定征收?
什么是核定征收?
- 发表时间:2022-04-28 关键词:
什么是核定征收?核定征收税款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分为核定定额征收、核定定率征收两种,增值税有核定征收,所得税也有核定征收。
(一)增值税定期定额户定期定额交税,仅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的个体工商户。常见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账簿资料、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发票使用情况较少的个体户中。销售额的核定在增值税中,还有一个说法是销售额的核定。
这个和定期定额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家不要混淆。销售额的核定用于在某项交易(增值税应税行为)中发生特定的情形,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特定的情形包括:价格明显偏低或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发生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等。
(二)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核定征收方法: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个税的核定可能是单独的,仅仅是个税核定;也可能是和定期定额户在一起组合的,都是核定。
2.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适用于:不能准确核算经营成果,达不到查账征收条件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中,核定征收是很少的,更类似于一种过渡期。在核定征收的过程中,促进企业积极建账建制,改善经营管理,完善会计核算、管理,符合查账征收条件后,就要调整征收方式了!
核定方式: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分情况确定核定方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应税所得率:
(一)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的;
(二)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的;(三)通过合理方法,能计算和推定纳税人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的。纳税人不属于以上情形的,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核定应税所得率根据收入总额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根据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你最后要交的税=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拨打电话:13011591625
在线咨询:点击发起人工客服会话>>>
在线预约:点击即可人工预约服务>>>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麦嘉财税网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企业所得税怎么征收?
下一篇:核定征收适用于哪些企业?